当前位置: 最新资讯
他们是我们心中最亮的“星”
2019-01-09 10:01 浏览:
8日上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,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,为其他获奖者颁奖。会场内如潮的掌声与网络上沸腾的“点赞”汇聚成共同的心声: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
科技,是点亮文明的火炬,也是折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。从“洋灯洋火”遍地到“复兴号”奔驰神州、北斗系统服务全球,从“两弹一星”横空出世到“嫦娥四号”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……科技的发展进步,不仅深刻改变了国家的面貌,也造福了千家万户。
科技发展的潮流中,科学家是探路人、领军者。随着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,已经有31位科学家先后登上国家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。袁隆平、王选、吴孟超、程开甲、吴良镛、屠呦呦、刘永坦、钱七虎……每一个闪亮的名字都镌刻着一段科学传奇;“干惊天动地事、做隐姓埋名人”“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”……一代代科技大家用自己的艰苦奋斗,谱写了一首首不懈探索、鞠躬尽瘁的生命壮歌,他们是“大写的人”,是我们心中最亮的“星”。
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由5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,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;五大奖种全面放开专家学者提名,取消单位提名的名额限制;试行一、二等奖独立投票机制……一系列新举措,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坚实足音。百花竞放,根在沃土,科技创新的百花园同样需要持续改良“土壤”。只有不断破旧立新、破弊除障,切实尊重规律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,科技事业发展才能不断增添动力、激发活力。
板凳甘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不管是一流科学家的成长,还是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,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求索钻研。据统计,本届获奖项目,从立项到结题的研究时间平均为11.4年,有近一成的项目研究时间超过20年。奋斗,是艰辛的,也是幸福的。没有沉潜的苦功,哪来绚烂的绽放?相比“不明觉厉”的创新成果,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、奉献品格,同样是当今时代的稀缺品,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学习效仿。
“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”“让科学家成为最受尊敬的人”“国家脊梁,民族之魂”……大量的网络留言中,人们对科学的推崇、对科学家的景仰溢于言表。让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,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追梦之路,这份弥足珍贵的社会共识,正是对我们的最好“奖励”。
下一篇:下一篇:习近平时隔近两年再赴雄安
文章来源:未知,欢迎分享,转载请保留出处
- 最新发布
-
- 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(2025-07-11)
- 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 上证及中证专精特(2025-07-11)
-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换届 持续推动国际金融(2025-07-11)
- 大英县“企业之家”精准服务企业发展(2025-07-10)
- 汇丰调查:中国内地投资者全球化多元资(2025-07-10)
- 星展基金会“卓越影响力论坛”探索银龄(2025-07-09)
- 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(2025-07-09)
- 中宏保险发布个险理赔报告 理赔服务彰显(2025-07-09)
- 渣打:超配全球股票看淡美元(2025-07-09)
- 前五月上海软信产业营收超6900亿元 推一(2025-07-09)
- 更多推荐
-
-
暴力拆迁后患无穷 重罪重判法不容情
浏览: 3585
-
习近平离京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
浏览: 8529
-
韩国国产“天弓”导弹试射失败 飞十几秒
浏览: 9603
-
马克龙在北京表态:欧洲须抵制“减少对
浏览: 7735
-
井冈山和延安脱贫启示录:红色土地上的
浏览: 7471